天水羲三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

  天水羲三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,成立于2019年4月9日,注册资金为500万,工厂长期员工共计27人,临时员工45人,精准扶贫户32人,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。工厂设有操作间、通风间、回面间、化验室、成品包装间和成品库房,除生产车间外,还设有办公室,销售部,线上销售部及员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全面。

  工厂采用“工厂+农户+贫困户+市场”的3+1经营管理模式。以工厂为主,引导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当地传统特色农副业,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,为了能进一步将纯手工挂面的技艺传承给年轻人,工厂还进行手工挂面的技术培训,能让当地传统特色农副产业壮大起来,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有技术有收入,同时达到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,共同创立当地特色农副业品牌。

  为了打造名副其实的纯手工挂面,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保持几百年的传统工序,坚持“手工化,生态化,特色化”为顾客提供最为物超所值的商品。

  我们遵循“尊重优秀传统文化、坚守工匠精神、激发创造活力、促进就业增收、坚持绿色发展”的原则,培育工匠精神的品牌。

  天水古称秦州,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,丝绸之路商贸重镇,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天水三阳川历史悠久,文化繁荣,因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被赞为是“太极无双地”,而淳朴的三阳川百姓经四百多年的匠心揣摩,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制面工艺,创造了形、质、味俱佳的传统手工挂面,被人们称为“黄金一品”。

  中国人喜欢吃面食,尤其在北方,方便面、挂面等大行其道。新的研究表明,远在唐代,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“快餐”。专门从事古代饮食研究的专家说:“检阅敦煌文献发现,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,当时叫做‘须面’。”  

  过去,学术界一直认为成书于元代的《饮膳正要》所记的“挂面”,是中国有关挂面的最早记载。而在古代文书中不止一次出现“须面“,并被装入礼盒送人。如当时敦煌的一户人家将“须面”用作了婚俗中的聘礼。今日中国仍有地方将挂面称作“龙须面”。  

  相传古时,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,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,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,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,让亲人在劳动之余,下锅煮熟,入酸汤食之。这种吃法既能充饥又能解渴,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。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,在酸汤中加入“漂稍”(鸡蛋煎饼、嫩韭菜、白菜心切碎即成),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及宴会上广为流传的酸汤挂面。

  羲三阳手工挂面讲究自然晾晒,顺天而成。如今,每一根羲三阳手工挂面制作过程复杂,对原材料、水、温度、制作流程有较高标准,都要历经和面、压面、切条、搓大条、盘条、醒面、搓小条、二次醒面、开面、三次醒面、上杆、挂面、晾晒、下杆、切面、挑拣、计量、包装等18道纯手工工序。

  羲三阳纯手工挂面原料采用的是当地优质小麦。优质小麦都属于硬质麦,第一,蛋白质含量高,普通麦只有9%左右,而优质麦能达到13%甚至15%以上。第二,就是面粉的面筋,打个比方,也就是说面粉有劲没有劲。优质面粉的湿面筋能达到35%以上,而普通面粉达不到30%。优质小麦出粉率高,质量好。而普通的小麦面粉是做不好的,即便做出来,面筋度和口感都不好。

  羲三阳手工挂面在你打开包装的一刻,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麦香味,下锅在沸水中煮出来的面,仿佛是儿时妈妈擀面杖下擀出来切细下锅的面条一样。回忆是幸福的,因为回忆里珍藏着的是家的味道 ,是爱的味道,就比如一碗浆水面配上大火炒出来的青辣椒。

  然而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,在这个机器代替人工制作食物,速食的时代,食物失去了它自己本身的香味。所以我公司为了打造名副其实的纯手工挂面,把中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,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保持几百年的传统工序,坚持匠心传承。

  “工匠精神的传承”依靠言传身教的自然传承,无法以文字记录,以程序引导,它体现了旧时代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的历史价值,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

  公司名称:天水羲三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

  通讯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雷王村六组

  联系方式: 18919231921